宣传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宣传教育 > 正文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些年轻女性经常会到美容机构包装自己,使得医疗美容市场迅速发展。然而,一些医疗美容机构打着“免费美容还送钱”幌子诱导消费者办理所谓的“美容贷”,用来缴纳高额美容手术费用,以此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背负无数骂名的“校园贷”,被有关部门强力清场还没几天,“美容贷”又瞄上了没什么偿还能力的大学生。警方在此提醒广大市民特别是大学生,要提高防范能力,防止上当受骗。

案例回顾:

缺乏经济偿还能力的准大学生小云(化名),到南京游玩期间在美容院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仅十分钟的时间就从借款平台上借了3万多元的美容手术费。在即将手术前,这位小姑娘“清醒”过来,要求美容院和贷款平台终止服务,却遭到拒绝。好在经由南京市消费者协会介入,小云退款成功。那么,小云是怎样一步步被骗的?

第1步:扫码有奖,聊着聊着被带到了美容院

暑假到南京游玩的准大学生小云在出地铁站的时候,看见了一个“扫一扫有奖品”的标识,并顺手对着二维码扫了起来,可是什么都没有出现。随后,旁边一位中年妇女迎了上来,热情地跟她唠嗑。得知小云要上大学了,中年妇女语重心长地说,上大学样貌可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长大了得学会打扮,目前他们美容院正在举行暑期的免费美容咨询活动,小云不妨去看看。

第2步:建议做个隆鼻手术,费用3万多

小云跟着中年妇女到了位于南京珠江路上的一家美容院。进店后,美容院的工作人员首先对她的面部进行了分析,最终向她推荐了一款隆鼻手术,价格是3万多元,这个价格让小云吓了一跳。工作人员则笑着对她说,不需要为钱的事情发愁,美容院这边有很多类似的大学生,在他们的帮助下,都成功地做了美容手术。随后,他们带小云去做“信用额度测试”,说是只要通过了就可以贷款。

第3步:没钱没关系,十分钟帮你搞定贷款

美容院工作人员用小云的手机下载了一款应用软件,随后就问她要了姓名、身份证号和学校等个人信息。美容院的工作人员边忙着操作,边告诉小云这种贷款的成功率也就20%,让小云降低了警惕性。一两分钟后,小云接到了贷款平台工作人员的电话,美容院的工作人员让她打开免提,重复事先记录好的问题答案。其中的问题包括小云的个人信息,以及美容手术的时间等。整个办理贷款的时间大约也就十分钟,美容院的工作人员跟她说,她的运气很好,贷款通过了,明天就可以来做手术了。

警方提示:“美容贷”等医美分期业务近年来悄然兴起,主要针对有美容需求但缺少手术费用的爱美人士的一项小额贷款业务,贷出的款项并不会到达消费者手中,而是以手术费的名义直接打入美容机构账户,最快十分钟即能到账。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快分期、麦芽分期、星计划、即分期等”30余家网贷APP平台。由于市场不够成熟、行业制度不够规范,“美容贷”存在投资和消费的风险。一些中介甚至与美容机构联合“骗贷”,不但贷款平台无法收回款项,消费者也深受其害。因此,警方提醒广大消费者,要注意以下几点:

1、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要轻信所谓的“美容贷”和免费消费,要注意保护个人身份证、手机号、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当遇到签字或者个人证件的出示、复印、扫描等,都需要三思而后行。

2、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理性、科学的消费观念,在消费时应考虑个人和家庭的承受能力,贷款分期需量力而行。对于合同款项要仔细研读,对于对方的承诺更需要保留证据,一旦被骗要第一时间报警。

3、在消费权益受到侵害时,也可以打消费者协会电话寻求帮助。此外,签名具有法律效力,是当事人对合同或协议的一种认可。因此,消费者在任何情况下都应仔细阅读相关条款,切莫因熟人介绍等情况而随意签名,否则会陷入被动。

4、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涉及此类业务的正规贷款平台与央行的征信系统挂钩,一旦消费者违约,征信将受影响。所以,一定要有法律意识,不能稀里糊涂签下贷款合同而陷入困境,否则会影响自己的信誉。

上一篇:十类高发电信网络诈骗,防范须“四要四不要”

下一篇:如何识别“套路”骗?南京警方有妙招

版权所有 © 南京财经大学 党委保卫部、人民武装部、保卫处

电话:025-86718116(仙林);025-83494110(福建路)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亚东新城区文苑路3号 邮编:210023

社交媒体
南财保卫处